新闻资讯
不同季节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发布时间:2023-01-07
  |  
阅读量:

  春季

  蛋鸡育雏季节与育雏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根据生产目标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春季 3~5 月份育雏最好,雏鸡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开产早,产蛋时间长,产蛋多,种蛋受精卵、出雏率高,种用价值高。春季育雏要想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育雏计划

  要根据自己养鸡场的总体规划、房舍及设备条件、人力与财力、工艺流程等制订育雏计划,确定育雏的时间、数量及技术指标,拟订鸡群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质供应、兽药及疫苗使用计划、经费预算、人员分工和培训等。

  2清洁消毒鸡舍

  首先清除舍内边料、粪便,将舍内设备、用具搬迁到舍外浸泡、清洗。用高压水冲洗整个鸡舍,从顶棚墙壁、门窗、设备,最后冲洗地面,保证无尘、无羽毛、无粪便。待地面晾干后,用2%~3%的氢氧化钠水泼洒地面,待干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地面。金属鸡笼最好用火焰喷灯进行火焰消毒。其后再用消毒药液 0.1%次氯酸钠或 0.3%的过氧乙酸对空间、笼具进行第二遍消毒。最后, 按每平方米 28 毫升福尔马林加 14 克高锰酸钾, 进行熏蒸消毒 24~28 小时, 若舍温在 15℃~20℃,相对湿度在 60%~80%时熏蒸效果最好。消毒后的鸡舍,应空舍两周后方可进雏鸡。

  3准备育雏用具和设备

  (1)保温设备。常用电热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或木炭火盆等。

  (2)照明灯。在育雏舍内和育雏伞下均应安一盏照明灯,以便雏鸡靠近热源和采食、饮水。7天后可关闭照明灯。

  (3)温度计。根据不同育雏方式,选择能代表室内温度的适当位置放置温度计,放置高度以距鸡背部 2~3 厘米为宜。

  (4)放食用具。10 日龄前采用塑料薄膜投放饲料,10 日龄后改用浅碟盛装饲料,20 日龄后采用浅饲槽装饲料。

  (5)饮水器。种类很多,常用吊式饮水器或钟式真空饮水器。养鸡户也可自己制作饮水器。

  4育雏方式的选择

  育雏方式按鸡占用地面和空间的不同,可分为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立体育雏。

  (1)地面育雏。通常将雏鸡饲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称为地面育雏。按热源不同,可分为地下烟道育雏、煤炉育雏、电热伞育雏、红外线育雏、远红外线育雏等方式。根据育雏面积大小和育雏温度的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的远红外板,安装自动控温装置进行保温育雏。远红外板悬挂在离地面 1 米处,可以根据育雏温度的需要调节到合适高度。远红外线育雏的优点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据测定,每块1千瓦的远红外板保温面积可达10.9平方米,耗电量比采用红外线育雏和电热伞育雏大大减少,且温度分布均匀,管理方便,操作安全,雏鸡发育整齐,育雏效果好。其缺点是停电后降温迅速,需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2)网上育雏。网上育雏即把雏鸡放养在离地面 50~60 厘米高的铁丝网上,网眼规格为 1.25厘米×1.25 厘米。网上育雏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的垫料,鸡粪直接落入网底,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减少了疾病传染的机会,雏鸡育成率高。目前大中型鸡场都普遍采用这种育雏方式。其缺点是对饲料要求高,育雏消耗热量较多。

  (3)立体笼养育雏。立体笼养育雏是将雏鸡饲养在 3~5 层的育雏笼内,每层周围有铁丝、竹板或木条制成的栏,层与层间有接粪板。食槽挂在笼外,饮水在笼内或笼外。较常用的一种育雏笼由 6个小笼组成,其中1个热笼组,1个保温笼组,4个活动笼组,外形尺寸为 4404 毫米×1450 毫米×1720 毫米, 总占地 6.38 平方米。每层高度 333 毫米, 每小笼长×宽为 1400 毫米×700毫米,层与层间有接粪板。雏鸡立体笼养,饲养密度大,便于管理,劳动强度低,因雏鸡不与粪便直接接触,消化道疾病少;但若通风不良,呼吸道疾病多;一次性投入较大,对饲料的要求高,适合于较大规模的养鸡场。

  5饮水、饲料、垫料、药物和疫苗的准备。雏鸡进舍前 2小时,应把 5%葡萄糖液和 0.1%维生素C的水溶液装入饮水器内,均匀放置于鸡舍内预温。

  进鸡前的1~2天,准备好配合饲料,按雏鸡的营养需要及生理特点,配合好新鲜的全价饲料,也可直接购买饲料厂生产的雏鸡饲料来饲喂。育雏的前6周内,每只鸡消耗1.2~1.5千克饲料,据此备好充足的饲料原料,有条件的最好给小鸡饲喂破碎饲料。

  在地面上育雏时,常利用锯末、谷壳、废报纸、切短的稻草、麦秸作垫料来保温。另外,育雏还要准备好预防疾病的药物、疫苗及消毒剂,如消毒药、抗白痢病、球虫病、疫苗和抗应激的药物(电解质液和多维)等。

  6鸡舍预热。进鸡前 1~2 天,鸡舍内安装好灯泡,整理好供暖设备(如红外线灯、煤炉、烟道等) ,地面平养的舍内需铺好垫料、安好护网,网上平养的则需铺上塑料布。然后开始升温,达到育雏温度。笼养鸡舍如采用全舍加温方式, 鸡舍室温应达到 32℃~34℃, 育雏笼电加温方式室温不低于 24℃;平养鸡舍室温不低于 25℃,保温伞下温度达到 33℃~35℃。当舍温达到此温度时,应当适量通风换气。如热源是煤、木炭或柴草等,要检查烟道、烟筒有无漏洞,发现漏烟要及时堵好,以防煤气或烟雾中毒。

  夏季

  夏季因为降雨过多,会造成鸡舍过于潮湿,如不做好通风去湿的工作将会影响到鸡的健康,所以多雨季节要加强通风和防疫工作,同时要提高鸡体的体质,应对环境变化,减少发病。下面是多雨时节养鸡的一些管理方法:

  1、饲料保管,防止霉变。降雨多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因此要十分重视饲料保管工作。⑴种鸡场应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合理的进料计划,每批进料应在一星期内使用完毕;⑵饲料在堆放时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厘米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并做好新旧料标识,保证饲料的先进先用;⑶同时料槽中的剩料要及时清理,降低种鸡食入发霉饲料的概率;(4)使用保肝护肝中药,减少霉菌的危害,同时能有效提高产蛋效能。

  2、 疏通水渠,除草除虫 。 水渠必须提前疏通,防止鸡舍浸水情况的发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蚊虫将迅速增加,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应提前除草和减少水渠中的积水,减少蚊虫的滋生。

  3、用药保健,健脾促采食。此阶段,由于天气潮湿、多变,种鸡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温度回升,种鸡采食量较冬春季明显下降。因此,生产中要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各项防应激工作。日常保健用药逐步由防呼吸道疾病为主转向防肠道疾病为主,增加使用健脾增强水液运化的中药,提高鸡群采食量,保证鸡群正常生产的营养需求。

  4、加强卫生,减少病菌。潮湿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因此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重视水线、料槽的冲洗和消毒,减少舍内的病菌滋生;首次使用纵向通风设备前,必须做好湿帘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5、加强通风,降低氨味 由于环境湿度的增大,鸡舍内的氨味将会变得很重,日常管理中,应加大鸡舍内的通风量,保持舍内的空气较为清新,同时提高清粪频率,减少鸡粪的堆积。

  6、及时补光,稳定生产多雨天气的到来,开放式鸡舍内光照强度受阴天的影响,会明显降低,饲养员应及时开灯,保证鸡群采食和产蛋的稳定。

  7、检修设备,通风防暑 防暑降温设备即将派上用场,应对帐幕、喷雾线、湿帘、风机等进行检修,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换,保证在使用纵向通风时,鸡舍内的通风量至少在2米/秒;同时要加强对鸡笼的检修,慎防葡萄球菌病的发生。

  秋季

  养鸡控料,你得知道怎么做合理

  随着我国的规模化的养殖进程,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环境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除了直接造成损失,还会诱发鸡群发生多种疾病。根据目前在规模化蛋鸡生产中遇到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总结给大家(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和光照,简称“三度风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温度的问题禽饲养的重要应激因子之一,高温使鸡体内的热量散失困难、蓄积,导致体温热环境是影响家禽福利、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有时比用药还重要。环境温度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导致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足,造成体重减轻,体内脂肪的量不足以大量合成蛋黄中的脂类,影响产蛋量,导致产蛋率下降。温度升高, 家禽容易发生热应激,热应激引起动物内源糖皮质激素增加,从而使淋巴组织中糖、蛋白等代谢受到抑制,造成淋巴细胞增殖障碍和淋巴组织退化;也使产蛋鸡血清皮质类固醇水平升高,这是造成产蛋鸡免疫抑制、抗体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导致热射病引起死亡。低温的问题低温可使鸡的维持需要增多,料蛋比增高,产蛋量下降,抗病力降低。低温育雏(比正常育雏温度低2 ℃),雏鸡白痢发生率增高,与高温育雏组和常温育雏组雏鸡白痢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温度低幼雏易患感冒、拉稀等疾病, 卵黄吸收较慢,卵黄囊吸收不好的鸡后期的生长不良、死淘率高。雏鸡生长性能会下降,免疫和消化系统功能降低,沙门氏菌等疾病易感性会增加,雏鸡肠道大肠杆菌呈逐渐增多趋势。低温使鸡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能量代谢和采食增加,耗氧量增加,使心输出量和血流量以及肺动脉血压升高,导致右心室血流量和压力超负荷,产生右心室肥大,功能衰竭,进而产生腹水。温差变化的问题卵黄蒂发生闭锁,造成供给雏鸡营养的卵黄吸收不良,雏鸡母源抗体吸收不足,雏鸡抵御外界传染病的感染能力下降。低温或温度忽高忽低雏鸡生理代谢失调,并能使卵束周围的血管收缩,从而阻碍了雏鸡获取抗体,严重影响雏鸡抗体水平和抵抗力,开产后易发生马立克病。育雏温度骤然下降超过3℃以上,哪怕很短时间,也极易引起雏鸡早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从而形成产蛋期无高峰和假母鸡的现象。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温度和通风是矛盾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那么怎样调节环控才能做到恒温养殖呢?下面以河南艾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艾牧5.0为例讲解一下。艾牧5.0设备将每一组风机都分为三种工作模式:温控模式(夏季高温时降温风机),循环模式(冬季保证最小通风),通风模式(自动补偿空气质量,让鸡舒适每一分钟) 鸡冬季的通风管理冬季天气寒冷,通风时间短一些,当遇到下雨或刮风等恶劣天气时,及时关闭通风窗,防止温度骤降,冷风吹进鸡舍内,引起鸡的各种应急症状,通过增加二氧化碳补偿保证鸡群的健康。 当冬季在室内空气污浊时,如果加大通风温度急剧下降,如果通风不及时,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闷鸡,问题解决方法,增加二氧化碳补偿,当空气中CO2含量持续超过设定“CO2上限”时风机工作;当二氧化碳降到“CO2上限”以下或温度值小于“保护温度”时风机停止工作,从而解决了保温与通风的矛盾问题。第二种解决方法是提前把温度升高,然后再通风,防止冷风袭击,避免雏鸡发生不良反应,适宜温度和通风,有助于空气的通透性,补充室内氧气,通过空气流通,减轻潮湿度,排出室内氨气二氧化碳、灰尘及病毒和细菌,有效防止雏鸡慢性呼吸道的发生。 春秋季的通风管理春秋季天气,温度忽高忽低,白天温度和晚上温度相差大,天气干燥,春季风又大,遇上阴雨天气或刮风,温度降低,更难管理,如果管理不善,容易诱发鸡的各种疾病,在管理要特别注意,通风时间利用中午时,打开通风进行通风换气,温度下降时,关闭通风窗,通风时间灵活掌握,气温高时通风时间可长一些,温度下降时,通风时间短一些,下雨或刮风天气,及时关闭通风窗,防止温度骤降,冷风吹进鸡舍内,引起鸡的各种应急症状。举例:风机循环模式设定循环周期为10分钟,开启5分钟, 舍外温度下限 0℃,上限10℃,保护温度 13℃,常开温度 21.5℃。1、当舍内实时温度低于13℃(保护温度),风机关闭2、当舍内温度实时高于23℃(常开温度),风机连续开启3、当舍内温度大于13℃(保护温度),低于21.5℃(常开温度),风机进入循环开启模式,通风时间如下图:

  夏季的通风管理夏季气温较高,主要以降温,和安全生产为主(完善的报警机制)。合理设置常开温度和保护温度,风机可以自动在降温模式,循环模式和通风模式之间自动切换。在春夏交换季节,气温变化很大,气候干燥,打开水帘容易引起冷应激,艾牧智能独创的防骤降模式可以让水帘逐级打湿,避免鸡群因冷应激引起的疾病。 完善的报警系统对整个养殖过程都至关重要,不仅本地喇叭报警,手机远程语音报警也必不可少,当停电或舍内参数不合理时,设备除了本地喇叭报警,同时还可以给三名负责人打电话报警。 总结在鸡的养殖中,温度和通风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通风措施工作,在春季温度温差大,注意搞好夜间通风,冬季通风要保持鸡舍温度,夏季天气温度高,在管理上注重降温,避免冷应激,随时关注设备报警信息,不可大意,如管理不善,容易引起不良后果,造成经济损失,应高度重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只有管理好鸡舍环境的“三度风光”各项工作,养鸡才有好的经济效益,请持续关注鸡场环境病之湿度篇。

  冬季

  很多养殖户对于冬天养鸡很是苦恼,那冬天养鸡有什么诀窍吗?以下是整理关于冬天养鸡的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2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3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4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5补充光照。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6、增加能量。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l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7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

  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养殖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口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同时,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30℃-32℃,在3周龄时降到26℃-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二、防氨气蓄积

  冬季气候寒冷,不能为了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对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不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氨气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通常会对肉鸡造成下述危害:鸡群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口腔液体黏稠,喝欲增加,重症鸡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流眼泪、角膜发红,直到死亡。因舍内氨气蓄积,氧气相对缺乏,加上天气寒冷,鸡的代谢率增高,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

  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和养鸡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要使母鸡冬季不停产就要针对产蛋鸡对温度、光照、营养等要求,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1防寒保温。产蛋鸡最适宜的生活温度是18℃,冬季鸡舍温度要尽量保持在10℃以上。一般在鸡舍四周设置防风障,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堵塞墙壁漏缝,防止鸡舍进“贼风”和过堂风。

  2增加光照。光照不仅可增强母鸡体质,而且能促进母鸡脑垂体腺激素的分泌,使母鸡产蛋活力旺盛。因此,冬季因天气缩短应补充人工光照,刺激蛋鸡多产蛋。通常在鸡舍内安装电灯,使母鸡所得到的光照达到15小时即可;亦可采用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在冬季的光照时间比夏、秋季要长0.5~1小时。

  3增加营养。冬季天冷,蛋鸡自身消耗能量增加,需要从饲料中采食补给。因此,在冬季应适当提高蛋鸡饲料中的能量水平,达到每千克料中含12兆焦。为此,可增喂1%玉米。另外,同时在饲料中适当增加些维生素的用量,可提高蛋鸡产蛋量。据试验,冬季在饲料中增加双倍量的维生素A、D3,可提高产蛋率3.5%以上。另外,可增加饲喂次数以促使蛋鸡多采食。

  4加强疫病防治。冬季是鸡群呼吸道传染病的流动季节,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用相应药物作早期预防。同时,也可每隔5~7天用百毒杀等消毒剂带鸡消毒一次。(百毒杀配制成1∶200或1∶300倍的水溶液喷雾,能杀死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对鸡马立克氏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也有一定效果)。

  举报/反馈

咨询电话
400-888-8888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
邮箱:admin@admin.com
淘宝店铺:
Copyright © 2020-2035 新宝GG平台 版权所有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