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宝6平台平台好不好:崇明岛上,养鸡场“变身”美术馆后的探索与呈现
发布时间:2023-03-04
  |  
阅读量:

  在上海崇明岛西侧,过去的一片养鸡场摇身一变,成为了美术馆。

  10月26日,由养鸡场改造而成的没顶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伴随开馆的有常设展“登陆1.0”、主题展“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以及驻地项目“软如棉、硬如针”。

  没顶美术馆主题展展厅没顶美术馆位于上海市崇明岛西部的绿华镇。美术馆占地约40亩,毗邻西沙湿地公园,南与西紧邻长江南北支,是长江分水岭所在地。作为全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崇明岛上承载着上个世纪下半叶土地围垦等社会主义劳动建设遗留下的产物。在路过成排的树木和平整的公路后,在岛的最西面,便是一片排布整齐的农舍荒地,也是没顶美术馆所在地。沿着唯一的主路往前走,左右两旁每间隔一片杂草覆盖的空地,便有一排长廊般的农舍作为美术馆的展厅。据了解,这里的前身为绿华养鸡场鸡舍,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如今,荒废了二十余年的旧砖房经过改建,成为了一片艺术场馆。

  没顶美术馆俯瞰图

  没顶美术馆俯瞰图美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基本设施外,这里并没有经过太多改造。展厅里没有大的灯光,这里是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做事。”其中,几间“鸡舍”没有屋顶,馆方也并未重新搭建,而是保留了原样,成为了“没顶”的美术馆。“这里链接的是自然生态,夜晚望向天空,还能看到许多星星。”2019年,艺术家徐震和其团队曾在崇明岛前哨村举办了一场当代艺术群展“降临”,展出40余组绘画、雕塑、装置等作品,试图探讨在城市化与乡建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艺术对于乡村的生态能够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此次的没顶美术馆的建设,也延续其在乡村与自然相连的理念。

  艺术家兼馆长的徐震说,这不是一个当代美术馆的典型案例。他将这里称为一个“艺术集体生活”,将它看作另一处生产基地,一个艺术创造营,一种或许得以摆脱个人影响力的集体组织方式。他说这一崇明之行并非为了重塑岛上的艺术生态,而是去“主动接受自然的改造”。

  常设展展览现场开幕当天,没顶美术馆为观众带来了常设展“登陆1.0”。这一展览呈现的是徐震的10余件雕塑作品。在《新—拉奥孔》中,比例扭曲的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突破”了美术馆房屋,他们在与一条巨蟒缠斗;对角处的屋檐之上,是作品《永生-六朝彩绘陶龙、沉睡的缪斯》——一个六朝彩绘陶龙和艺术家布朗库西的蛋形“沉睡缪斯”的结合体。

  展览现场,徐震《新—拉奥孔》

  展览现场,徐震《永生(希腊柱,高跟鞋)》“永生”系列作品的基本素材来自古代雕塑,通过东西经典文化形象来形成碰撞与探索。展厅中,作品《永生(希腊柱,高跟鞋)》将柯林斯柱与红色高跟鞋结合,形成古希腊文明与现代消费经济的碰撞;另一边,是帕特农神庙东侧三角楣饰的雕塑和六尊形态各异的北齐和唐朝佛像的融合体,呈现东西方文明内核的永恒性……此外,在屋外的空地上,一只“恐龙”被一劈为二,分别装在两个透明玻璃柜里。这件作品《无题》是徐震针对达明安赫斯特的《鲨鱼》的反诘。

  展览现场,徐震《无题》除了常设展外,还有主题展“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13位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没顶美术馆主题展厅的室内和户外空间,探索了更新身份政治、美学体制以及其他先锋派遗产的紧迫性。展览的临时性与展厅外的荒芜与废墟感使得展品拥有别样的存在感。在户外,艺术家陆平原的《蓝色小屋》是一段音频,呈现的是一个蚊子视角的生存经验的故事;而艺术家冯至炫的雕塑作品《如何屹立巨大的柱状雕塑》则是将干涸的养鸡场废水渠中凝结的凝结物支起来,挖出来的水质调节滤材,到牡蛎壳、珊瑚骨头等,展现的正是这片人为的自然生态的历史;而李汉威的作品《经济区》则是在一处草坪上摆放了近30个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帐篷,每个帐篷都有各自的主题,通过拼合手段,而呈现了我们对健康、对人、对生态以及对工具的种种判断与态度。

  展览现场,冯至炫《如何屹立巨大的柱状雕塑》在室内展厅,艺术家何岸收集了家人朋友们穿过和丢弃的牛仔裤,再亲手将这些牛仔裤扯成碎布条,用铝翻制出布的形状,堆积成小山。何岸认为,衣物是人类的最直接符号象征,代表了肉身本体,与没有情感和意识的冰冷材料形成对比;而汪建伟的作品《先知》则与城市的路灯、灯箱广告和尾气管有关,展现出一个关于城市的样子。艺术家褚秉超的影像作品则讲述了一段故事。他在西北一个小镇附近考察时,在一座残破的石窟里发现了一根尚未燃尽的蜡烛,他点燃蜡烛,讲述小镇流传的故事:几十年前,有人把周边石窟里造像敲掉作为建筑材料,运到河边,修建了一座桥;而刘雨佳的影片则是在泰国当地拍摄的一位流动的新宝6平台平台好不好、戴面罩的流浪者。他的摩托车背后拖着一只巨大的充气天鹅,一边骑行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

  策展人孙啟栋表示,这里的展示情景和市区的展览是不一样的。“经过长时间的空间穿梭,进入到这里,需要转化一种心态。我们当然要关注艺术、关注作品,但更需要关注外部的生态。这些生态会反过来重新进入到展览空间里,辅助我们调整视角,调整我们和环境的关系。”

  褚秉超,桥,2020,影像,1小时19分(影像截图)

  陈轴影片《山神训鹰记》, 2021年据悉,没顶美术馆访问艺术家驻留计划(MVAIR)促进研究并支持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为期2个月的驻留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用于开放式的调查、实验和合作,以推动他们自己的实践边界。开馆当天,呈现的首场驻地项目为艺术家金锋的“软如棉、硬如针”。金锋的作品创作涉及多种媒介,致力于模糊艺术家与理论作者双重身份之间的联系。“软如棉,硬如针”是金锋在驻留期间构思的表演讲座,他希望通过写作、表演和档案,将崇明岛转译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遇。

  汪建伟,先知,2012,综合材料装置

  开幕现场,金锋的表演讲座记者了解到,没顶美术馆与这片上世纪70年代的遗留地签约了十年。经过翻新,这片地有了新的功能,正在被二次使用。而这些人造及自然之物能否延伸出一个艺术生态剧场,也将在未来几年内揭晓。“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将展至2023年4月15日;驻地项目“软如棉、硬如针”将展至2023年4月15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咨询电话
400-888-8888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
邮箱:admin@admin.com
淘宝店铺:
Copyright © 2020-2035 新宝GG平台 版权所有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